今天是:
网站无障碍
无障碍
长辈版
首页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求职招聘
专题专栏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助残自强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三名贫困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03-01 15:20
来源:宣城市残联
阅读次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有一群人,他们没有健全的身体,但是他们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年三十,记者来到宣州区水阳镇,街道两旁的大红灯笼、红对联、喜庆的年画,烘托出浓浓的年味儿。 在水阳镇吴村,记者走访了3名残疾贫困户,看到他们自食其力,用心经营,把“苦日子”慢慢变甜,用自己的自强不息,诉说着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憧憬。
陈志伟:昔日贫困户挺直腰杆过新年
图为陈志伟
图为陈志伟
穿着黑色的外套,整个人收拾得干净整洁。31岁的陈志伟向记者介绍自己时,双手不停地颤抖,他不好意思地把自己的双手往身后放:“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双手总不听使唤。”
村里的扶贫队给陈志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因为双手残疾,陈志伟都没法坚持下来。一度,陈志伟对自己很懊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2014年年底,在工地工作的弟弟,介绍陈志伟去考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2017年又给陈志伟介绍了几份在建筑工地开升降机的工作。
陈志伟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规范的操作,让原本不看好他的工程队对他刮目相看,当工程结束,工程队还推荐他去其他的工地工作。
“为了感谢别人愿意给我工作的机会,我就会拼尽全力把工作做好。”比起每个月能赚两三千元工资,这份工作更让陈志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因为比平常人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去控制方向盘,陈志伟的双手都磨起了茧子。
看着弟弟家2岁的孩子穿着新的大红棉袄,在自家的院子里一边乐呵呵地笑一边跑着,然后又扑进了奶奶的怀里,抱着奶奶亲了又亲。陈志伟说,新的一年,希望自己的工作越干越好,能找个人一起好好过日子,给父母添个孙子。“以前都不敢想这些事,怕连累了别人。但是现在我不仅能养活自己,也能努力养活家人。”
宫能发:新年,我将迎来新的春天
图为宫能发
图为宫能发
52岁的高位截瘫的汉子宫能发趴在轮椅上,看着自己做出来的发卡充满成就感。“贫困不可怕,只要做自己能做的事,靠自己的双手就能慢慢摆脱贫困。”
由于躺多了容易生褥疮,宫能发时常趴在轮椅上。趴在轮椅上做手工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瘫痪在床8年,不管多难,宫能发的脸上都挂着微笑,那种笑是一种坚强,是一种乐观,更是一种感恩。 宫能发原本是家中的顶梁柱,2010年在芜湖某工地务工的宫能发因从高处摔下,脊椎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丧失了劳动能力。8年来。妻子杨小竹为了照顾丈夫,白天干完农活就得回家给丈夫翻身擦洗,喂饭喂药。
不忍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妻子身上,更不愿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废人,2017年宫能发毅然开始了轮椅上做手工的生活,一个月能挣个五六百元。
“这么多年,妻子和女儿和我在一起受苦了。来年挣了钱,也给妻子和女儿买几件新衣服,让她们过年时穿的漂漂亮亮的。”新年了,家中的墙上贴着大红的“福”字,宫能发趴在轮椅上拿着他做好的精美发卡,发卡上的鲜花和蝴蝶,让人看到了近在眼前的春天。
陈道木:幸福生活要靠双手创造
图为陈道木
图为陈道木
走到家中后院的羊圈,陈道木身子前倾,用手轻轻地打开木门,顿时,一股腥臭味儿迎面扑来,“咩咩咩”一群羊欢快地叫着,从木门里鱼贯而出。
每天,陈道木都会放两次羊,大年三十也不例外。走上村里的圩埂,道路两旁的青草渐渐返青,尽管风里带着丝丝寒冷,陈道木心里却温暖如春。正是眼前这一群羊,给他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71岁的陈道木先天耳聋,身体不好,是一名五保户,家里一贫如洗。
从最初养2只羊,到现在的13只羊,陈道木克服了很多困难。一只羊要养2年才能成熟卖钱,有时等到能卖钱的时候,羊却生病了,两年都白忙活了。陈道木每天都定时放羊给羊喂食,检查羊的身体。去年下大雪,羊找不到草吃,陈道木就省吃俭用给羊买玉米粒和草料。
“今年羊养得好,明年卖了不仅能给自己换个新的助听器,给哥哥家的孩子们包压岁钱,还能攒点钱养老。”老陈咧着嘴笑了起来,言语中满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天色渐晚,远处,新年的鞭炮声响起,采访也接近了尾声,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灶台上都燃起了炊烟,锅里的饭菜散发着阵阵香味,那是年的味道、幸福的味道、希望的味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顶部
打印
关闭
上一篇:宣城市“大棚哥”江成林 种出幸福果
下一篇:扶贫先扶志 拒绝等靠要 —记宣州区溪口镇贫困残疾人梅跃进扶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