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
宣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会上
市残联就宣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情况做了介绍
根据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宣城市有残疾人口近16万
持证残疾人82215人
其中重度残疾人47125人
2021年,宣城市残联承担省政府民生工程中的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共转介安置残疾儿童康复训练725人, 完成率169.4%;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81人,完成率253.1%;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88人,完成率314.3%。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4928人,发放资金492.8万元,完成率151%。
7个县市区在“精补”项目上均实现“扩面”。全市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12155人,康复服务率100%;实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1969人,辅具适配率100%。
继续将残疾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重点人群,设置重度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共为12000余名重度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辅具适配“实物+货币”补贴制度,残疾儿童辅具适配货币补贴77.4万元,残疾儿童辅具适配实物补贴16.6万元,成人假肢适配实物补贴17.8万元,成人辅具适配实物补贴82万元,为残疾人配发各类基本型辅助器具3100余件。完成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招标工作。
2021年,全市用人单位共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1566人,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65人。举办全国助残日“就有未来”残疾人线下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170个,帮助30名残疾人获得就业机会;组织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场网络招聘会活动,推送25家用人单位101个招聘岗位。扶持617名残疾人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扶持阳光大棚71个、辅助性就业机构7个;开展就业培训643人、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432人、青壮年文盲扫盲培训40人。
2021年,宣城市共有适龄残疾儿童1062人,已入学1019人,其中在特教学校就读304人,随班就读539人,送教上门176人,缓学25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8.26%。全年为800名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100名高中阶段残疾学生,37名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提供助学帮扶。为240名在托养机构内的残疾人提供重度托养服务。
结合脱贫攻坚、“两节”慰问、结对共建等活动,组织上门走访探视,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120余万元专项用于慰问困难残疾家庭。
2021年,宣城市以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体育健身周、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等为载体,组织残疾人走出家门,就近就便参与文化体育生活。积极办好“手语新闻”栏目,在市广播电台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在宣城广播电视台和宣城日报等多次播出、刊登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扶残助残工作。选送4个节目参加省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分别获戏曲类二等奖、声乐类三等奖、舞蹈类三等奖和声乐类优秀奖。泾县残联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车间设立残疾职工书吧。输送3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宁国市运动员王伟参加男子F40级铅球项目,获得宣城市全国残运会历史上首枚金牌。
我市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落实“12385”热线并入“12345”热线相关工作,残疾人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加强残疾人证核发和管理,为101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帮助206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
我市加强残疾人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按机构属性落实残疾人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困难残疾人急难救助工作,重点对重度残疾人、精神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三类残疾人监测对象等开展残疾人探视走访,切实帮助解决特殊困难残疾人及家庭的急难愁盼。
按照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召开市残联四届主席团四次、五次全体会议,推举市残联执行理事会理事长人选,通过市残联执行理事会副理事长和市肢残协会主席人选。
绩溪县在公务员招考中首次设立残疾人定向岗位1个。全市2人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1人获全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7人获全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1个集体获全省残联系统先进单位,6个集体获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发布2021年残疾人公共服务清单,旌德县残联设置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通过开展日常办证、辅具领用和业务咨询等服务,提升残联办事形象。
拓展“跨省通办”服务,围绕“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与上海宝山区残联就宣城境内属于上海管辖白茅岭、军天湖农场残疾人证服务事项建立协作会商和互领互认机制。与浙江省湖州市残联签订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全市有33名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及残疾人工作者担任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个残疾人专门协会有专人负责、有经费保障、有活动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