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砥砺奋进的五年】—康复篇:残疾人康复典型案例(二) “伟大奶奶”和“折翼小天使”

发布时间:2022-10-28 12:27 来源:宣城市残联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宣州区希达小区的居民们都认识一位奶奶和一位孙女。身患癌症的奶奶每天都会抱着患脑瘫和自闭症的孙女进出小区,奶奶用无微不至的爱守护着孙女,不离不弃,相爱相依。这一对苦难祖孙从未放弃过生活,奶奶和孙女的故事感动着众人,邻居们都称呼她俩是“伟大奶奶”和“折翼小天使”。
        【苦难的“折翼小天使”】
          奶奶名叫艾正琴,今年50多岁,孙女叫岩岩,今年10岁。8年前,岩岩在心脏手术后确诊患上脑瘫和自闭症。5年前,奶奶患上乳腺癌,重病在家。
         岩岩的母亲李娟谈起岩岩病情时说:“孩子从小身体就容易生病,快两岁时医院就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另一个‘家’,几乎是一周一次发烧,周周要检查和吃药,时间久了,我们觉得很奇怪,岩岩的身体为什么总发烧?后来在医生的提醒下,我们给岩岩做了心脏检查,发现岩岩心脏上有孔,这是导致她经常发烧的病因。”
        岩岩听到了记者与母亲的谈话声,沉浸于动画片的她并没有扭过头来看母亲,而是继续盯着屏幕默不作声。
        为了把岩岩治好,在岩岩2岁那年,她被转院至南京儿童医院。住院后,医院确诊为先天性脑瘫,并伴有智力、语言残疾和先天性心脏病。糟糕的信息传来,岩岩心脏上孔的数量又增加了。面对医生对岩岩病情的分析,心脏手术必须要做,否则将会影响岩岩的生命。  
         2岁的岩岩就这样被送入了手术室,她的一颗弱小心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所幸,在医院各方专家的努力下,这场超高难度的心脏手术成功了,母亲与奶奶得知消息后,当场在手术室 外激动地相拥而泣,泣不成声。
        从手术室出来后,躺在病房里的岩岩苏醒过来,看到奶奶和妈妈,岩岩没有微笑和开口叫人,而是默不作声扭过头去不再理人,任凭母亲和奶奶怎样呼唤,岩岩就是保持沉默不理睬她们。
        行走能力几乎全部丧失的岩岩只能每天躺在病床上,在她的世界里,似乎周边的一切都不能引起她的注意,岩岩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的天空,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她只是默默地躺在那里,什么也不能做。
        经过医院的诊断,岩岩患上了脑瘫和自闭症……
      【用爱搭桥,两个心紧贴一起】
         南京儿童医院有一套完整的治疗脑瘫和自闭症方案,但每月超过万元的康复费用,再加上外地租房和生活费,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法承担。
        岩岩出院了,她回到了奶奶居住的小区,从岩岩2岁开始,她便成了奶奶手臂上的“常客”。
        每天,奶奶醒来后第一时间照顾孙女的起居饮食,岩岩不能行走,为了让孙女接触外面世界,奶奶每天抱着孙女出小区,上下楼时抱着,买菜时抱着,逛超市抱着……奶奶和孙女俨然成了一个人,只要有奶奶出现,手臂上肯定就会看到岩岩,有人劝岩岩的奶奶是“铁臂奶奶”,但更多的人称呼奶奶为“伟大奶奶”。
       很多时候,有人劝奶奶让岩岩的妈妈再生一个,奶奶却坚决地说:岩岩是最亲的孙女,是她最爱的“心头肉”!
       术后的岩岩身体时而不适,一次岩岩发烧进医院,这一场高烧竟然持续了六天六夜,情况十分危险,奶奶看着昏迷中的岩岩,心如刀割,老泪纵横。医生和护士都劝奶奶要休息,但奶奶却在岩岩身边半步不离,她说一定要看孙女睁开又眼。
       奶奶的爱似乎感动了上天,第六天时,岩岩高烧退了,她睁开了双眼,看着趴在病床上昏睡中的奶奶,岩岩用手主动触摸着奶奶的手,嘴中喃喃地发声,似乎想拉着奶奶的手说话。这一幕被前来巡房护士看到,护士激动地返回医生值班室 叫着:岩岩醒了,岩岩醒了!医生和护士们都聚集到了岩岩的病房,医生再次检查岩岩的身体,确诊高烧已退。此时,熟睡中的奶奶还没有醒过来,她精疲力尽趴在床头睡着,医生和护士没有叫醒奶奶,众人安静地离开了病房,悄悄地关上了房门,此时一刻,让奶奶多休息,让岩岩多摸摸奶奶的手……
       上天似乎在捉弄人,岩岩康复了,奶奶却病倒了。几年来,细心照顾岩岩的奶奶病倒了,经过确诊,奶奶患上乳腺癌。原来,4年以来,奶奶的胸口出现了肿块,从最初不痛到隐隐作痛再发疼痛难忍,奶奶一直隐瞒家人,她一如既往守护着岩岩,始终抱着不会走路孙女,从不放手……
       人与人之间是有心灵相通的。一次,经过化疗后奶奶躺在床上,她看着身边的孙女喃喃自语对她说:“岩岩,奶奶生病了,以后再没力气再抱你了,你一定要好好的呀!”
       奶奶动情的一番话在一瞬间似乎被岩岩听懂,躺在一旁的她突然紧紧抓住了奶奶的手不放开,岩岩用小脸紧紧贴在了奶奶的心脏旁,两个温暖的心此时贴在了一起,跳动的心声节拍合一,两个久久没有分开……
     【惠民工程,重树生活信心】
       想让岩岩进儿童康复中心,一直是奶奶的心愿。
       岩岩的爸爸和妈妈为了还上心脏手术医药费正在外地努力工作挣钱还帐,父母一年只能回来几次。奶奶的病让岩岩的母亲回到了市区一家教育机构打工,奶奶手术后,照顾岩岩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妈妈的肩上,奶奶的精神状态似乎在低迷。
        为了让岩岩恢复行走能力,妈妈李娟边工作边打听孩子康复的办法,每次带岩岩去医院复查时总是会询问医生孩子如何进行行走训练,医生告知只有进儿童康复中心,孩子才有希望恢复行走,但康复费用却成为岩岩康复路上的“拦路虎”。
        幸运的是妈妈李娟从宣州区残联民生工程政策宣传中得知我市正在实施一项与她息息相关的的惠民政策--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于是, 2015年在区残联的帮助下李娟成功申请了省民生工程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脑瘫项目,当年就享受到了免费训练6个月,并补助生活费2000元。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岩岩有了进步,从坐不稳到可以站立几秒,“零”的突破让妈妈恢复信心,当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奶奶时,奶奶也是开心不已。2016年和2017年,奶奶带着孙女继续申请了省民生工程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脑瘫项目的康复训练,正当岩岩一天天进步,从站立几秒到站立行走,再到可以小跑,巨大的康复效果让这个家庭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整个家庭都在为岩岩的康复而感到高兴。虽然岩岩康复半年不收取任何费用,但仍需要支付另外半年的费用,对于岩岩的家庭,这仍是一笔巨额的支出。2018年,宣城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出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周期调整为10个月,区残联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奶奶,她笑了。
        截至今年,岩岩已经连续8年申请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通过康复岩岩可以独自行走,虽然智力水平欠佳,但还可以用肢体和简单语言和奶奶、父母交流。
        李娟回忆往事后眼眶湿润,她真心地告诉我们,希望岩岩越来越好,希望奶奶身体康复,要感谢政府惠民工程,如果没有这样的惠民工程,生活信心是崩塌的,更要感谢奶奶的爱,因为正是奶奶的不离不弃才让岩岩走到了今天。(宣州区残联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