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砥砺奋进的五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篇:着力改善郎溪县残疾人生活水平,推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发布时间:2022-11-22 14:05 来源:宣城市残联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五年来,郎溪县残联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残联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重点、攻难点,深入落实各项惠残政策,全面完成全县“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提高,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态势良好。郎溪县残联被市残工委授予全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被中共郎溪县委授予郎溪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得2018年度、2019年度全县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获得2018年度主动招商奖、2021年度招商引资三等奖等。
        这五年,县委县政府格外重视残疾人工作,政策研究制定科学有效。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指示精神,将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等纳入《郎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研究出台了《郎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郎溪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郎溪县“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和管理实施方案》,积极谋划《郎溪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郎溪县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并逐年加大对残疾人民生保障和残疾人事业的资金投入。
        这五年,各相关部门全力支持残疾人工作,扶残助残机制更加健全。县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在事关残疾人福祉的政策对接和落实上倾情倾力,将残疾人纳入全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总体规划,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将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融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将重度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纳入政府补贴范围;将住房困难的困难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城乡危房改造;将困难残疾人作为法律援助对象;将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同步落实;将残疾人就业创业同步推进;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核定、征收、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
        这五年,各级残联职能作用发挥显著,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全县各级残联组织秉持“残健融合、共创辉煌”的理念,积极主动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惠残政策。
        一是惠残民生工程持续扩面。五年来,持续实施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并逐年扩大受益面,共计补助4211人,发放补助资金421.1万,基本实现对长期服药的困难重度精神残疾人补助全覆盖;提标扩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共计412人次,其中康复训练转介安置307人次、矫形器适配48人次、辅助器具适配49人次,基本实现14岁以下残疾儿童康复应助尽助。
        二是精准康复服务深入开展。五年来,不断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适配残疾人各类基本辅助器具1800余件、装配成人假肢53例、实施人工耳蜗手术2例、适配儿童助听器5只、进行肢体矫治手术1例;为困难重度残疾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8038人次;为重度残疾人代缴居民养老保险10561人次、医疗保险4833人次;为残疾人及其家庭开展心理健康辅导7场次。根据基层残疾人康复需求,建立“残疾人之家”9个、“残疾人工作站”101个;规范化建设残疾儿童康复定点康复机构2个,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儿童训练发展中心1个;完成县残疾人托养中心招标并投入试运营。
        三是就业创业扶持依法推进。五年来,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共计625.06万元,帮助残疾人就业1482人;实施残疾人个人创业扶持项目433户、“阳光大棚”项目52个,发放扶持资金共计216万元;举办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等培训班共计11期培训920人次;举办残疾人线上线下就业招聘会15场次;筹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1个。
        四是教育助学扩面实施。五年来,深入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妥善安排就近入学或送教上门,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7.2%;积极支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以及普通高校教育。健全残疾学生及家庭困难残疾人子女助学金制度,共计资助学前教育阶段残疾儿童10名、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及家庭困难残疾人子女842名、高中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及家庭困难残疾人子女261名、大(中)专残疾学生39名。开展残疾人扫盲培训班2期共培训48人次,尽力帮助残疾群众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五是宣传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五年来,通过“爱耳日”“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等特殊节日,广泛宣传涉残法规政策,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5场次;支持举办残疾人艺术团文艺演出5场次;推送参加市残疾人书画巡回展9幅;选拔参加省第八届残运会6名,充分展现了我县残疾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六是维权维稳工作扎实有效。五年来,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2户,实施“阳光家园”托养474人次,发放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65人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2600人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0290人次,全县2709名建档立卡困难残疾人实现脱贫。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保障法》《安徽省残疾人保障条列》等政策法规,落实领导接访制度,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五年来,共救助残疾人法律援助78件,未发生一起涉残进京赴省、越级访、集体访事件。
        这五年,各级残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残联组织更加完善。深入推进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12个乡镇(街道)残联完成了换届选举,各村(社区)成立了残疾人协会、配齐了专职残疾人协助理员。加强对五大残疾人协会的领导,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系列活动。及时调整残疾人鉴定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办证流程,完善到期提醒、公示公开和上门服务制度,开通“跨省通办”服务,五年来共颁发残疾人证6969件,其中上门办证500余件,“跨省通办”19件。定期开展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高质量完成了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数据更新。深化残联机构改革,强“三性”去“四化”,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切实提升残联的服务能力和组织活力。强化残联干部队伍的意识形态教育,先后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深入落实县委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反馈意见整改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地六县”建设、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全县重点工作。
        这五年,扶残助残社会氛围浓厚,残疾人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各级各部门领导以上率下,研究指导残疾人工作,出席残疾人节庆活动。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县直各单位利用春节、助残日等走访帮扶困难残疾人家庭2000余户,发放慰问金110余万元。社会各界高扬扶弱济困的人道主义精神,郎溪建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宏宣建设公司、安徽水利郎川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安徽宇天职业有限公司先后开展了“助学纾困”、“夏日送清凉”等活动;上海安慈公益基金会、惠耳听力技术设备有限公司郎溪分公司积极捐赠轮椅和助听器;郎溪碧桂园、润霖大药房、皖嫂物业走访慰问特殊儿童等公益活动。全县涌现出县民政局、县税务局等一批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涌现出熊丽萍、杨茂喜、田翠玲、方敏等一批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涌现出黄太胜、叶长宝等一批自强模范,呈现出残健共融的生动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